必赢贵宾会3003网址-首页(欢迎您)

抗战时期,浙东盐运中的途耗

盐运途耗是指食盐在运输过程中受阴雨天气、运输工具、意外事故等因素影响导致的损失。为减少运输中的损耗,盐务机关会制定途耗率。运盐人员将食盐运到目的地,如途耗率超过规定范围就需照章赔偿。抗战时期,受战时特殊环境影响,浙东盐运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大量途耗……

抗战期间,国民政府的军盐供应

抗战爆发前,中国盐源稳定,各军队用盐多为自行采购,并无官方指定渠道。抗战爆发后,国民政府为保障军需民食,在抵抗侵华日军进攻的同时,开始着手大面积抢运沿海地区的存盐……

20世纪40年代,玉泉盐场对苦卤的管理与售卖

苦卤,又称老卤或卤水,是指鲜卤结晶成盐后滤下的卤水,含有氯化镁、氯化钠、溴化镁等多种成分。在民间歌谣中,苦卤常常用于形容盐民日常劳作之苦,如民国时期浙江舟山一带流传的歌谣《盐民苦》唱道:“一根扁担挑勿弯,两只脚底磨沙滩……

抗战期间,两浙盐务管理局的私盐防缉改革

食盐专营制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实行的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,总体而言,我国古代盐业经历了由官府“直接专营”逐步转向“间接专营”的过程……

抗战时期长亭盐场的盐工服役

抗战时期,为保证兵源充足,国民政府军政部曾于1938年9月颁布《战时征兵实施纲要》,征集18岁至40岁的合格壮丁服兵役。与此同时,为保障战时重要领域生产及抗战物资供给,《兵役法》将公务员、学生、技术员工、重要金属矿的矿工、运输工人等划定为免役、缓役人员……

20世纪40年代,浙东沿海地区的盐业缉私

1945年抗战胜利后,浙江沦陷区盐场陆续被国民政府接收。为加强对盐场统一管理,浙江盐警进行大规模扩编,新增盐警31个队,连同原有45个队,共计76个队。盐警对私盐活动的打击可谓不遗余力,但由于多方面原因,私盐问题仍然较为严重。在象山县档案馆馆藏的浙东海洋盐业档案中,保留了大量浙东沿海地区盐警缉私报告,通过梳理其中典型案件,得以窥见当时浙东沿海地区的私盐活动与盐业缉私工作……

 
主管单位:国家档案局 | 主办单位:中国档案报社 | 网站管理:中国档案报社网络工作部
版权所有: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09076686号